垂盆草在肝病治療中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
x
請在關注微信后,向客服人員索取文件
篇名: | 垂盆草在肝病治療中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|
TITLE: | |
摘要: |
目的:了解垂盆草在肝病治療中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,以期為垂盆草在肝病治療中的深入研究及應用提供參
考。方法:以“垂盆草”“藥理作用”“肝病”“Sedum sarmentosum Bunge”“pharmacological action”“liver disease”等為關鍵詞,在中國知網、萬方數據、PubMed等數據庫中組合檢索2000年5月-2021年5月發表的相關文獻,對近20年來垂盆草在肝病治療中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行整理歸納。結果與結論:垂盆草可通過下調丙氨酸轉氨酶(ALT)、天冬氨酸轉氨酶(AST)、丙二醛(MDA)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水平以及轉化生長因子β(1 TGF-β1)的mRNA和蛋白表達,上調miR-124表達,從而發揮保肝降酶、 抗肝損傷的作用;通過抑制TGF-β/TGF-β受體(TβR)/腫瘤抑制因子(Smad)信號通路活性以及肝星狀細胞的活化,從而發揮抗肝 纖維化的作用;通過參與膽汁酸的轉運與合成,降低ALT、AST、ALP活性和總膽紅素(TBIL)含量,從而發揮抗膽汁淤積的作用;通過抑制信號傳導及轉錄激活因子3STAT-3)、骨髓細胞白血病蛋白1(Mcl-1)、B細胞淋巴瘤2基因(Bcl-2)的表達,增加G1期肝癌細胞數量,從而發揮抑制肝癌細胞增殖的作用。垂盆草在臨床上多以中藥復方形式治療病毒性肝炎、脂肪性肝病、藥物性肝損傷、 妊娠期肝病、終末期肝病及其并發癥等。垂盆草具有毒副作用小、價格低廉等優點,但目前其用于治療肝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動物或細胞實驗層面,缺乏高質量臨床研究。
|
ABSTRACT: | |
期刊: | 2021年第32卷第19期 |
作者: | 尹怡銘,萬新煥,趙方舒,倪雯婷,李保宏,王曉晴,孫允紅,田景振 |
AUTHORS: | |
關鍵字: | 垂盆草;肝病;藥理作用;臨床應用 |
KEYWORDS: | |
閱讀數: | 52 次 |
本月下載數: | 10 次 |
* 注:未經本站明確許可,任何網站不得非法盜鏈資源下載連接及抄襲本站原創內容資源!在此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!